如何以检察之力护航“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近年来,绥芬河市人民检察院针对百年边境口岸地域特色,立足检察职能,通过切准区域发展脉搏、织密跨域协作网络、激活治理协同效能、淬炼队伍专业本领,培育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以“绥检护”业务管理品牌为载体,为边陲国门平安建设注入强劲检察动力。
检察干警正在通过“绥检护”集成监督系统进行大数据比对碰撞
2024年,该院在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检察主导、部门配合、公众参与下,集成应急管理部门“鹰眼中心”,国土资源部门“国土云中心”、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中心”等科技、数字政府管理平台,融合数字检察中心、业务数据分析平台,打造“绥检护”集成监督系统,探索出“护安全、护生态、护企业、护民生”的新路径。
绥芬河市作为含“俄”量超高的口岸自贸小城,案件类型丰富多样,涉外案件占一定比例。该院通过“绥检护”集成监督系统,针对性开展俄罗斯风味食品、涉俄农民工支持起诉、进口肉制品及海鲜等专项法律监督,为“买俄货就来绥芬河”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检察机关近年来办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即助力生态环境的修复,又激活了乡村‘绿色经济’。”牡丹江市人大代表费鹏帅在参观绥芬河市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时感叹道。
该基地是因检察机关办理了一起历经15年之久的侵占国有林地案后而建立的。办案中,该院运用“国土云中心”,通过调取集成监督办案系统数据、使用卫星遥感技术等科技手段查明案件事实,以“诉”的刚性,实现对国有林地的系统修复。另外,镇政府依托生态修复,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康养、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集体经济生态文化产业园。
除了案件办理外,“绥检护”品牌还注重淬炼队伍专业本领,以技术赋能驱动精准办案,以案例培育强化实战能力。该院积极构建典型案例全链条学习培育机制,通过“案例解析—实务对照—经验固化”三步工作法,形成“一案一总结、一案一提升”的良性循环。该院办理的督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履行环卫工人权益保障职责案入选最高检2024年度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提名案例。
“我们还要继续深化与数字政府平台的对接,探索多部门联合协作机制,推动‘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治理’的路径更加具有操作性。”据该品牌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绥检护”将通过多维度检察监督“小切口”,强化驱动检察品牌建设“大数据”赋能,助力构建社会治理“大管理”格局,形成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服务”体系,以检察办案实绩助力兴边富民。